第八十八章 【088】_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
笔趣阁 > 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> 第八十八章 【088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十八章 【088】

  第八十八章【088】

  首日惨败不会让廉昇动摇,但其他地区却做不到如此坚定。

  当初达奚戎完给出的承诺太诱人,又把苍柘的兵力摸了个透,甚至连苍柘本土通用的烽火密码都给写出来了,眼看着胜利的可能极大,各处才有人蠢蠢欲动,最后一步步为达奚戎完所用。

  可是战争一开始,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!

  说好的苍柘兵将懒散、不堪一击呢?说好的空饷巨额、兵力不足呢?

  从战斗的第一刻,他们就发觉了自己有多愚蠢!

  达奚戎完胜利后,他们将来也是与虎谋皮;达奚戎完若是败了,难道还能指望苍柘不计较他们的造反?

  是以,次日共计十二处军队投降撤兵。

  至此,北部天炽匪、南部擎倬自治区、西部政陈自治区的意见达成统一,纷纷退出了与廉昇的同盟。

  政陈倒戈早,从一开始就在配合苍柘行事,以至于看似来势汹汹的一场战争,一夜之间就变得可笑了起来。

  廉昇来打苍柘,难免占了政陈的地,又怎么可能是想撤就能撤?

  冯正幡曾经把信号弹的通用密码本交给过廉昇,因此军师很快就破译了。

  “达奚被擒,已入双俍道。”

  夹击是必然的,但现在是背水一战的时刻——如若打入苍柘足够顺利,那么政陈不足为患;如若根本无法攻下苍柘第一座边城,那么无论有没有政陈的夹击,他们都会因粮草不充足、军心被消磨而彻底失败。

  随着京中的信号弹层层向外传,次日才到四更天,洪毅峰就看到了消息。

  看似距离苍柘京城还远,但这一仗几乎可以决定此次独立战役的全部了。

  看吧,他的好丞相,还是发现台阶了。

  此事未完,便仍有变数,不便让冯正幡离开宫城。

  冯正幡在被押往牢狱时,忍不住抬头望天,缓慢解读着信号弹打出来的信息。

  洪毅峰对此感到不解:“不解决政陈这个大患,冒进打入苍柘,难道不会被苍柘与政陈东西夹击?”

  澹台晏河本来以为他今天不会出现了,一听到通传,不禁努了努嘴。

  他何尝不知达奚戎完的实力配不上野心?就为了自家这个孽子,他才用尽手段辅助达奚,到头来仍然不被信任,也见证了达奚必然的失败。

  军师给出建议,认为他们不该继续执着于地理位置,而是应当向东打到苍柘,直接放弃对政陈要地的把控。

  怪不得达奚戎完没能准时汇合!他们侥幸地认为,计划有变,主席是回绮梦道了,结果现实狠狠击碎了他们的独立梦。

  冯正幡的脚步顿住,一霎时脑海中浮现无数的画面,最后化作一声嘲弄的叹息。

  冯正幡身穿简服,头戴木簪,独自一个人走了三十里路,回到了京城。

  空了,县城之内真的空了。

  噼啪爆响的信号弹已经放完,禁军也将冯正幡押入宫中私牢。

  焦躁地等着达奚戎完来坐镇的洪毅峰,还是没等来人,于是派兵探查了他们攻打的这座边陲小县城。

  这一步台阶走下来,背后仍然是万丈深渊。

  倘若早个百年,他在朝为官,自己一个人就能保佑子子孙孙福寿绵长,功勋官位无一可缺。

  一连串的声响在西边响起,复杂的信号弹打了出去。

  不但没有兵,连百姓都撤走了!

  斥候回来禀明消息,洪毅峰整个人都傻眼了。

  所以子桑翀不是真的把全部兵力都压在了汲道,而是根本就没打算要这处千曲河支流吗?

  一时间,所有人都有些恍惚。

  多可笑啊,多荒唐啊!

  冯正幡已经不知何为后悔,比起后悔,似乎还是对于生在这个时代的抱怨更多些。

  廉昇复国,冯韶得到廉昇庇护,似乎一直只是他编织出来的梦境。

  天已经黑透了,外面有些阴,看不见月亮。

  入驻这座县城后,洪毅峰对接下来的路也没了主意。

  军师摇摇头,并未做出解释。

  殿外的冯正幡得知皇帝竟然说了这么一句,面色惨白如纸。

  偏偏他生于此世,哪怕他官至宰相,都不能给冯韶求个散官来做。

  如果百姓也撤走了,是不是说明他们昨天就是在一座空城上浪费兵力?

  历朝历代,从来就没有取缔荫官的道理!

  整理了一下情绪,澹台晏河道:“关起来吧,好生对待。”

  “嗖——啪!嗖——啪!”

  信号弹的内容一经解出,在场所有人一阵哗然。

  计划调整过后,洪毅峰等人放弃这座空城,立即整兵,向东出发。

  顶着夜风,他的发丝与胡须摇晃着,不算高大身躯颤唞不止,而后叩首:“罪臣谢陛下恩宽。”

  已经抽身的同盟们,动作非常快,从投降到撤兵再到协商赔偿,都没用上一天。

  冯正幡咳得撕心裂肺,整个人都在颤唞着,跪在了太极殿外。

  城门口已经有禁军在等着他了,但出乎他的意料,禁军没有粗暴地把他关起来,而是盯着他一步一步走入皇城,再入宫城。

  还打吗?

  打的话,主席怎么办?

  不打的话,真的就这么算了?

  连洪毅峰自己,都有些茫然无措了。

  他觉得自己的思维像是常年没有被人使用的兵器,绣钝无比。

  一直以来,他都无比渴望独立,渴望在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,延续洪家的骄傲功勋。

  可是当难于撼动的现实面前,他根本不知道,自己还要怎样,才能把这一仗打赢。

  军师的脸色也有些绷不住了,他环视四周,在场有军职的众人无一不是百感交集,气氛凝滞得连一句话也无法说出口。

  说什么?难不成他要在这群人动摇的时候说不打了?

  已经离弦的箭,是无法回到弓箭手的箭囊里的。

  说得再难听一点,就是哪怕达奚戎完必死无疑,他们也不能退兵。

  今天退让,明日便是任人摆布。不拼一把,以后就更没机会了!

  思来想去,军师只说了一句:“独立成国,是达奚主席的理想,也是我们的理想,都别忘了。”

  说罢,军师拂袖离去。

  其他人面面相觑,而后全都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  共同的理想,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破灭——哪怕那个人是他们的主心骨。

  廉昇自己的军队,一共有九支,最大的一支是洪毅峰领兵,其次有四万人的一支,在绮梦道死守家门,其余七支军队比较零散,并不壮大。

  然而就在这个凌晨,天还黑如浓墨的时辰,九支军队一齐遭遇了夜袭。

  廉昇的士兵向来是吃不着新鲜蔬菜的,大多数都有夜盲症,因此只有白天强攻,夜晚总要退出去好几里地安营扎寨。

  这种情况,澹台晏河是早有预料的,因此早在战争开始之前,就安排各个军队筹划了这次夜袭。

  果不其然,当冲天的喊声传来时,当绵延的大火烧来时,廉昇的士兵毫无还手之力。

  不过是一次夜袭,就让廉昇损失惨重,苍柘以极小的代价,直接收割了廉昇三分之一士兵的生命。

  作战迅速,人人眼神儿都好使,这是一击必胜的必备条件。

  苍柘打完就跑,一回城,烽火就点上了,信号弹又“嗖嗖嗖”地飞。

  还没等出手,洪毅峰就又折了那么多人,愤怒一下子盖过了原本的纠结。

  这还等什么?必须得打啊!

  被偷袭的洪毅峰的军队一时半刻调整不好状态,军师劝他不要急躁,但他仍然认为,他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。

  他们廉昇人体型高大,只要是白日作战,便极有优势,现在不打,更待何时?

  不顾军师的劝阻,洪毅峰还是率军攻城了。

  苍柘这座边陲小城有矿山,是重要的资源型城市,但城市较小,不宜驻军过多,因此这边驻扎的军队看着人少,其实个个是精锐。

  洪毅峰现在碰上来,纯粹就是一群蚂蚁妄图斗过大象。

  厚实的城墙上鲜血淋漓,一道又一道云梯被推倒,一桶又一桶的油浇下去之后被点燃,伴随着火光与呼救声,一点一点洗刷着城墙表面。

  三个时辰以后,城墙脚的尸体已经堆起好厚一层。

  双方力竭,战士都需要休息,因此廉昇暂退之时,城内士兵没有追击。

  休整之时,军师没有对洪毅峰发脾气,而是干脆晾着他,连骂都懒得骂。

  搭进去那么多将士的性命,结果连人家墙头都没几个人上得去,就算上去了也是转眼就死,这还不够让洪毅峰反思吗?

  没人说他蠢笨,那是给他面子,他不会真以为自己多有本事吧?

  军师原本对于这场战争是有规划的,他也相信在廉昇勇士的最佳状态下,可以更容易地取胜,将独立之路迈出更大一步。

  现在好了,还独立个屁?蠢都蠢死了!

  洪毅峰在营帐中反思了许久,最终还是决定给军师道个歉。

  这一场败在他的鲁莽上,下一次,绝不会是这样的结局!洪毅峰心想。

  入夜,澹台晏河到立政殿来看陈幼端,顺便告诉姜翘,明日一早,尹徴就能进京。

  姜翘心里忐忑,问道:“陛下,明日镇武王殿下就可以重新走到人前了吗?”

  “对,明日早朝,你也要到场,”澹台晏河道,“不用担心,冯正幡已经被关押,不会再有人威胁到你的生命了。”

  姜翘点点头,而后忽然想到了什么,“冯小郎君知道了吗?他怎么样了?”

  澹台晏河略微低头:“他现在在宫中,有人照顾他。”至于以后,那也不好跟姜翘说了。

  姜翘懂他的意思,不免有些难受。

  现代社会再怎么重的罪责,连坐也只是影响子女考公,但古代不同,株连亲人是真真切切要杀头的。

  要说她多喜欢冯巍然这小孩,那是没有的,可是真让她看见一个小孩因为长辈的过错去死,心中实在是酸涩难忍。

  陈幼端呷了一口茶,柔声转移话题:“你的新制服早就做好了,待会儿试试,明日上朝要穿的。”

  姜翘钝钝地点了一下头,好半天才说:“臣谢过娘娘。”

  她实在是说不下去什么话了,于是先告退,跟随一位宫人去取了典食的制服。

  这段时间她没怎么长胖,但是高了一点点,衣服放量大,仍然是合身的。

  她穿着青色的窄袖短衫和杏色的三裥裙,站在铜镜前发呆。

  铜镜打磨光滑,平整明亮,映着她的模样。

  渐渐长开的面容与她上辈子愈发相似,花骨朵似的脸上没什么表情,未褪尽的婴儿肥更显面颊莹润,弯而浅的眉毛悄悄淡去踪迹,杏核眼睛半阖着,心事重重地打量着自己。

  很让她无奈的现实是,她不得不习惯封建社会与现代的不同,并且要从司空见惯,过渡成习以为常。

  与看古装电视剧不同,真实的古代生活无时无刻不让人难受,她只是在尽力遗忘罢了。

  就像一开始,她不习惯行礼,不习惯跽坐,不习惯跪拜,但是跪的次数多了,久而久之就麻木了,险些要忘却自己本来可以永远站得笔直。

  残酷的战争后,无数家庭的苦难只能由家庭成员用余生消解,而犯了错的人,也会牵连家人陪葬。

  明明生命那么神圣,可是封建社会“吃人”怎会是空话?那一条条生命,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吗?

  姜翘当然知道冯正幡可憎,即便是放在现代,他被枪决她都觉得便宜他了,再退一步,他的近亲得到了他的好处,将来被株连勉强可以理解,但往来不多的亲戚呢?无辜的稚童呢?有些事情,是算不清的。

  她觉得自己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,一边希望坏人受到惩罚,一边又天真地盼着没有无辜的人被牵连,理想化到她觉得自己虚伪又可笑。

  镜子里的自己仿佛变得十分陌生,她也有些怀疑,自己到底有没有被这个世界的普遍三观影响到了。

  缓慢换下新衣,她坐在床边,垂眸须臾,最终还是确定——她还是她,她可以向现实妥协,甚至忍受一切,但她的内心永不改变。

  夜已经深了,姜翘有些紧张,扭头去庖屋做夜宵,用蒸腾热气缓解心中焦躁。

  据说古人上朝很早的,天还没亮就得在待漏院等候了,这时候若是早有准备,能吃上点东西,若是在家没吃饭,也没带食物,那便要饿到退朝,等光禄寺给朝臣提供朝食。

  姜翘估计自己是混不着“廊下食”的,她又不可能凌晨起来做饭,于是现在打算做点便携的高热量食物。

  哦对,刚回来的尹徴估计也没什么机会吃饭,这一路奔波,吃不着好东西,她也得带上他的份儿呢。

  立政殿几个月前搭了个小的土烤炉,像模像样的,姜翘决定烤点饼干吃。

  她不嗜甜,但为了顶饿,没少加糖,烤出来的饼干又香又脆,个个色泽金黄,一捏就掉渣。

  这小土烤炉也争气,温度均匀,让一整盘饼干都十分成功。

  姜翘随便吃了几块,把余下的饼干包好,又打扫了卫生,便满足地离开了庖屋。

  回到她目前住的房间时,她恰好看见陈幼端在院子里荡秋迁。

  月色皎洁,陈幼端有澹台晏河推,自己一点也不使劲儿,但澹台晏河不用力,飞得太低,并不痛快,于是她道:“带我到屋顶看看吧,今日天气不错。”

  澹台晏河单手止住秋千,俯身吻她,而后将人抱在怀里,脚尖点地,腾身而起。

  与尹徴如出一辙的上房动作,熟练得很。

  姜翘耸了耸肩,装作没看见,趁二人不注意,回房睡觉去了。

  可能是受到帝后二人影响,姜翘满脑子都是上房。

  轻功真的好酷!随随便便飞上宫殿真的看起来好快乐!

  她特别想学,只不过有点儿迷茫,这根本看不出怎么发力的功夫,她得怎么学啊?

  梦境会给她答案——

  晨光熹微,姜翘倚着月亮门,对帮忙打水的尹徴道谢。

  尹徴放好水桶,朗声笑了:“姜娘子不必客气!”

  姜翘翘起嘴角,跑去洗菜,尹徴则是跳到典膳内局的墙上,静静看着她。

  “尹郎君是怎样学的轻功呢?”姜翘状似不经意地问。

  尹徴答道:“师父怎么教,我便怎么学了。”

  姜翘并没有计较这个答案的无趣,又问道:“那我可以学轻功吗?”

  尹徴眼睛一亮:“姜娘子想学?那我教你罢!”

  此事约定好之后,尹徴真的开始教姜翘习武。

  学轻功那都是后头的事情了,习武当然要打好基础。

  姜翘觉得自己既然颠得动勺,就说明自己只是单纯的体质差,并不会弱到折在第一步。

  很遗憾,从最简单的行走坐卧开始,姜翘就觉得浑身难受,尹徴的教学堪比军训教官,那叫一个吹毛求疵。

  她明明站得溜直,他却说她整个人还是散的……天知道完完整整的一个人怎么会是“散的”啊!到底哪里散了!骨头架子散了吗?

  “笃笃笃——”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姜翘的梦境。

  姜翘惊醒,揉了揉酸涩的胳膊腿儿。

  这梦做得太难熬了,跟夜里真的军训了一趟似的。

  “姜娘子,陛下命我提醒您,该准备上朝了。”外面的宫人呼唤道。

  姜翘应了一声,而后甩了甩头。

  太可怕了,这个奇怪的梦境给她造成的伤害非常大,从精神上和身体上全面使她崩溃。

  本来还很向往学轻功,现在她被一个梦直接浇清醒了。

  报晓鼓声阵阵,朝臣入宫,如常参加早朝。

  冯正幡消失不见的消息,已经在京中传开了,皇帝又一直没有发话,这群人精基本都猜出个八九分了。

  与冯正幡关系好的朝臣,最近都不声不响,明确是冯正幡一派的人,更是小心行事,生怕被政敌给抓了把柄。

  胡泛才是真的要疯了。

  他平时跟冯正幡的关系不远不近,一直都有更合得来的朋友,但他最近知道了自家的一点秘密,总觉得就算侥幸保住了自己的性命,结局也好不了。

  怪不得前阵子吴凝双忙不迭跟他和离,搞得他一头雾水,合着她竟然知晓得更早!

  常朝的礼仪环节很简短,澹台晏河非常自然地问起近来大小事情,也提及许多琐事,仿佛今日的早朝与往常并无不同。

  就在这时,殿外的一位给使快步进门,道:“陛下,镇武王殿下回来了。”

  澹台晏河大喜过望:“快请他进来!”

  “宣,镇武王殿下觐见——”

  随后,在朝臣们神情各异的回望下,尹徴迈步走入殿内,行礼道:“臣澹台晏忱,押送廉昇自治区逆贼达奚戎完,顺利归来,请陛下指示。”

  “先起来先起来!这一路辛苦了!”澹台晏河看着他疲倦的面容和来不及换下的衣裳,兴奋又心疼。

  这时,在场所有人都看清了,尽管比当年高壮些,但这竟然真的是失踪数年的镇武王。

 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,他已经死在那场大火中了,只是皇帝不肯相信罢了。

  现在镇武王好端端地出现了,还把造反的达奚戎完押回来了,是不是说明,当年的走水,绝非偶然?

  一时间,相同党派的朝臣窃窃私语,纷纷猜测着真相。

  尹徴听着周围的声音,并不在意,起身后恭敬道:“禀陛下,在路途中,有人妄图营救达奚戎完,斩尽逆贼后,臣已使达奚吞下奇药,至今未到醒来的时辰。”

  “无妨,等他醒了再说。你这一路辛苦了,既然回来了,便先去歇歇。”澹台晏河道。

  尹徴抬眼,重新跪倒:“臣仍有一事需要禀明。”

  “噢?”澹台晏河与他一唱一和。

  “当年臣的府邸走水,盖因臣察觉有一位朝臣与廉昇人私下勾连,那人手段残忍,并不管臣是否有切实证据,便来灭口,如今我已知晓真相,还请陛下彻查!”尹徴朗声道。

  澹台晏河微微俯身:“是谁?”

  “当朝尚书令,冯正幡!”尹徴几乎一字一顿,铿锵有力。

  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,当即证实了其他人的猜测——冯相是真的犯事儿了。

  “此事朕也在查,并掌握了一定证据。”澹台晏河挥挥手。

  尚咸伏有眼色地昂首道:“宣——典膳局典食姜翘觐见——”

  门口出现了一个瘦削的身影,知晓典膳局失火事件的少部分人,已经猜测到了她的身份。

  姜翘款步而来,肃拜道:“臣姜翘,拜见陛下。”

  斜前方的尹徴似乎有一个微不可查的想要回头的动作,但他最后还是忍住了。

  姜翘看着他的背影,一眼就看得出,大半个月不见,他瘦了许多。

  简单的粗布衣衫已经磨得不成样子,挂在他身上,有些许空荡。

  她想也没想,便在垂手后,悄悄用指尖碰了一下他的衣袖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tdfn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ytdfn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